○ 标准的服务流程 ○ 高品质课堂教学 ○ 特色现场教学
红旗渠精神永流传
林县,地处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区,土薄石厚、水源奇缺,“一部林县志,满卷荒旱史”“水缺贵如油,十年九不收”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。60年前,为改变贫困面貌,林县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10万大军战太行,以与天斗、与地斗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,苦战10年,劈开太行山,引来漳河水,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。如果把红旗渠所挖砌土石垒筑成高2米、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20世纪70年代,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,新中国有两大奇迹,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,另一个是林县红旗渠。
红旗渠不但解决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,还改变了林县城乡面貌,更孕育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红旗渠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奋力开拓的时代精神,是跨越时空、富有永恒魅力的精神高地,是一面永不褪色、引领前进的战斗旗帜,是感天动地、响彻云霄的一首奋斗壮歌,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、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。
红旗渠精神是一曲人性的赞歌,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,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物质,一类是精神。人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,但从解决人的生存性矛盾来看,人的精神属性似乎更加重要。因为,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物质性的需要,这就需要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,正如列宁所指出的:“世界不会满足人,人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。”
红旗渠这幅美丽的画卷不是画家关在屋子里就能描绘出来的,而是林州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。红旗渠之所以能够震撼人的心灵,原因就在于她的设计之美、力量之美、造型之美。红旗渠的美体现了林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也体现了林州人民美好的心灵。红旗渠精神是人性中真实性、真诚性的流露,是人性善的力量的张扬,是人性中对美的追求的显现,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,所以说,她是一曲人性的赞歌。
- 上一篇:红旗渠精神,历久弥新!
- 下一篇:不忘初心—传承红旗渠精神